澳客-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四金 小将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
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,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落下帷幕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延续统治级表现,在已结束的四个奥运项目中包揽全部金牌,15岁天才少女全红婵与搭档陈芋汐以断层优势摘得女双10米台冠军,而全红婵在单人预赛中再现“水花消失术”,七名裁判打出满分10分的名场面再度引发全球热议。
双人项目实现十一连冠
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,全红婵/陈芋汐组合以368.40分的总成绩夺冠,领先第二名英国队达61.32分,这对“00后”组合自2022年组队以来保持全胜战绩,延续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世锦赛十一连冠的传奇,比赛中,两人在难度系数3.2的5253B(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)动作上同步分均达9.5分,五轮动作共获12个满分10分,现场解说感叹:“她们的入水就像复制粘贴,连水花溅起的弧度都完全一致。”
男双3米板赛场,奥运冠军王宗源搭档18岁新秀龙道一,顶住英国组合哈丁/拉夫尔的强力冲击,以456.33分险胜夺冠,关键时刻,王宗源在难度系数3.9的5156B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)动作上跳出106.40分的单轮最高分,展现出“定海神针”般的心理素质。
单人预赛惊现满分盛宴
女子10米台预赛成为全红婵的个人表演舞台,她在第二跳407C(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)动作中,七名裁判一致亮出10分,最终以96.00分的满分成绩创造本届赛事首个满分动作,慢镜头显示,全红婵入水时仅激起一圈涟漪,现场观众席爆发出长达30秒的掌声,美国NBC体育评论称:“这位身高1米43的姑娘让地心引力失去了意义。”
同样惊艳的还有男子3米板预赛,22岁的郑九源在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这个难度系数3.8的杀手锏动作上获得104.50分,成为预赛唯一突破百分大关的选手,尽管在第六跳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出现小失误,仍以总分第一晋级半决赛。
技术解析:中国队的制胜密码
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公布的赛事数据显示,中国选手在三个关键指标上遥遥领先:平均入水垂直角度达89.7度(其他队伍平均87.2度),身体打开时机误差控制在0.02秒内,双人同步分差值不超过0.3分,德国队教练克劳斯·迪巴特坦言:“我们还在研究水花控制时,中国人已经追求入水声效的美学统一了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本届赛事中国队启用全新训练科技,运动员佩戴的智能护目镜可实时显示翻转角速度,陆上训练馆的“AI纠错系统”能通过3D建模预判动作偏差,全红婵赛后透露:“系统会标记我转体时左肩下沉0.5度的习惯,现在我的肌肉已经形成条件反射。”
新老交替的传承之路
27岁的曹缘此次身兼混双3米板与男双10米台两项,成为队内唯一“三朝元老”,他与15岁队友黄子淦的混双组合以339.54分夺冠,赛后曹缘将金牌挂在师弟脖子上:“我像他这么大时,田亮哥也是这样带我。”这种传承在教练组更为明显,奥运五金得主陈若琳如今已是全红婵的主管教练,她独创的“神经肌肉唤醒训练法”将赛前准备细化到每分钟的呼吸节奏。
国际泳联主席侯赛因·阿尔-穆萨拉姆在颁奖仪式上表示:“中国跳水树立的标杆,正在推动全球跳水技术革命。”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,各国队伍已开始研究中国队的新动作储备,据传全红婵正在攻克难度系数4.1的6247D(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三周半),这或将改写女子跳水的难度上限。
布达佩斯的多瑙河水映照着中国跳水的又一段辉煌,当全红婵像一尾银鱼般刺入碧波时,世界再次见证了这项运动的美学巅峰,正如看台上那条中文横幅所写: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,这支平均年龄21岁的队伍,正以更精密的科技、更极致的追求,续写着“梦之队”的不朽传奇。